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包括复热器本体,所述复热器本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复热器本体一侧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复热器本体远离温度检测器的内侧壁皆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复热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储气管,所述储气管的表面缠绕有储水管,所述储水管两端的表面皆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排水管的上方复热器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泵。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复热器对排气管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对储水管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护的功能。
公开号:CN214332307U
申请号:CN202120350796.9U
申请日:2021-02-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平;丁卫东;周进军
申请人:Wuxi Schel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17C7-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
[n0002] LNG通过低温运输槽车运至LNG卫星站,通过卸车台设置的卧式专用卸车增压器对槽车储罐进行增压,利用压差将LNG送至卫星站低温LNG储罐,工作条件下,储罐增压器将储罐内的LNG增压到0.6MPa,增压后的低温LNG进入空温式气化器,与空气换热后转化为气态天然气并升高温度,出口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0℃,压力为0.45-0.6MPa,当空温式气化器出口天然气温度达不到5℃以上时,需要复热器强制升温。最后经调压、计量、加臭后进入城市输配管网,送入各类用户。
[n0003] 现今市场上的复热器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n0004] 1、复热器在使用时很少实现对排气管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对排气管进行安装的效率;
[n0005] 2、复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设置对储水管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出现浪费的现象;
[n0006] 3、复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设置进行防护的功能,从而缩短了复热器的使用寿命。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复热器复热器在使用时很少实现对排气管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设置对储水管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设置进行防护的问题。
[n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包括复热器本体,所述复热器本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复热器本体一侧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复热器本体远离温度检测器的内侧壁皆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复热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储气管,且储气管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并套设有进气管,并且储气管远离进气管一侧的内部套设有排气管,所述储气管的表面缠绕有储水管,且储水管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并套设有排水管,并且储水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并套设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管两端的表面皆安装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上方复热器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泵,且第二单向泵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第二单向泵的输输入端与储水管相连通。
[n0009] 优选的,所述复热器本体远离控制面板的一侧包裹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部固定有等间距的伸缩弹簧,并且伸缩弹簧远离防护罩的一端皆与复热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表面粘贴有反光条。
[n0010] 优选的,所述储气管远离进气管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排气管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沿周向固定有等间距的定位块,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等间距的定位槽,且定位槽与定位块相配合。
[n0011]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端皆固定有磁石,所述定位槽一侧的表面皆固定有磁铁,且磁铁与磁石相配合。
[n0012] 优选的,所述储水管上方复热器本体的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并且固定框与储水管的输出端相连通。
[n0013]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上方复热器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单向泵,且第一单向泵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泵的输入端与固定框相连通,且第一单向泵的输出端与储水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相连通。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不仅实现了复热器对排气管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对储水管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护的功能;
[n0015] 1、通过设置有定位块、定位槽、磁石以及磁铁,将排气管放入储气管的一端,使定位块卡入定位槽的内部,使磁石与磁铁相吸附,随后依次旋转固定螺栓将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固定,实现了复热器对排气管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对排气管进行安装的效率;
[n0016] 2、通过设置有第二单向泵、固定框、第一单向泵以及过滤板,操控控制面板控制第二单向泵进行工作,将储水管内部的液体导入至固定框的内部,随后操控控制面板控制第一单向泵进行工作,使固定框内部液体在过滤板的作用下进行过滤,随后通过第一单向泵将过滤后的液体再次导入储水管的内部进行复制加热,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对储水管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避免了出现浪费的现象;
[n0017] 3、通过设置有防护罩、伸缩弹簧以及反光条,若外界对复热器产生撞击时,在防护罩以及伸缩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对复热器本体进行防护,同时夜间时在反光条的作用下起到反光作用,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护的功能,从而延长了复热器的使用寿命。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中:1、复热器本体;2、控制面板;3、进气管;4、储气管;5、第一安装板;6、排气管;7、电磁阀;8、进水管;9、第一单向泵;10、固定框;11、第二单向泵;12、储水管;13、加热器;14、温度检测器;15、过滤板;16、排水管;17、反光条;18、防护罩;19、伸缩弹簧;20、磁铁;21、定位槽;22、定位块;23、第二安装板;24、磁石。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的结构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包括复热器本体1,复热器本体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2,该控制面板2内嵌入设置有锂电池和处理器,处理器包括放大管、保护电阻Rm、滤波器、A/D转换器和51单片机,所述传感器和保护电阻Rm并联放大管后与滤波器串联,并通过A/D转换器将信号转换后发送至单片机,所述显示屏接收单片机发出的处理信号,复热器本体1一侧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4,该温度检测器14的型号可为LKJ系列,且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复热器本体1远离温度检测器14的内侧壁皆安装有加热器13,该加热器13的型号可为SHD系列,且加热器13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复热器本体1远离控制面板2的一侧包裹有防护罩18,且防护罩18的内部固定有等间距的伸缩弹簧19,并且伸缩弹簧19远离防护罩18的一端皆与复热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罩18的表面粘贴有反光条17,用于复热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护的功能;
[n0025] 进一步地,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复热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储气管4,且储气管4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1并套设有进气管3,并且储气管4远离进气管3一侧的内部套设有排气管6,储气管4远离进气管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5,排气管6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安装板23,且第二安装板23的一侧沿周向固定有等间距的定位块22,第一安装板5的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等间距的定位槽21,且定位槽21与定位块22相配合,定位块22远离第二安装板23的一端皆固定有磁石24,定位槽21一侧的表面皆固定有磁铁20,且磁铁20与磁石24相配合,用于复热器对排气管6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
[n0026]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储气管4的表面缠绕有储水管12,且储水管12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1并套设有排水管16,并且储水管12远离排水管16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1并套设有进水管8,储水管12两端的表面皆安装有电磁阀7,该电磁阀7的型号可为ZC系列,且电磁阀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排水管16的上方复热器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泵11,该第二单向泵11的型号可为XR系列,且第二单向泵11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第二单向泵11的输输入端与储水管12相连通,储水管12上方复热器本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框10,且固定框10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15,并且固定框10与储水管12的输出端相连通,固定框10上方复热器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单向泵9,该第一单向泵9的型号可为XR系列,所述第一单向泵9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第一单向泵9的输入端与固定框10相连通,并且第一单向泵9的输出端与储水管12远离排水管16的一端相连通,用于复热器使用过程中对储水管12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的功能。
[n0027]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复热器放置在指定地点,将排气管6放入储气管4的一端,使定位块22卡入定位槽21的内部,使磁石24与磁铁20相吸附,随后依次旋转固定螺栓将第一安装板5以及第二安装板23固定,实现了复热器对排气管6进行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对排气管6进行安装的效率;
[n0028] 随后外接电源,操控控制面板2将温度调节时指定温度,操控控制面板2控制加热器13进行工作,随后通过进气管3向储气管4的内部加注天然气,随后操控控制面板2控制电磁阀7启动,通过进水管8向储水管12的内部加注液体,加注完成后操控控制面板2将电磁阀7关闭,对天然气进行辅助加热,当液体使用一段时间后,操控控制面板2控制第二单向泵11进行工作,将储水管12内部的液体导入至固定框10的内部,随后操控控制面板2控制第一单向泵9进行工作,使固定框10内部液体在过滤板15的作用下进行过滤,随后通过第一单向泵9将过滤后的液体再次导入储水管12的内部进行复制加热,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对储水管12内部液体进行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避免了出现浪费的现象;
[n0029] 在使用过程中,若外界对复热器产生撞击时,在防护罩18以及伸缩弹簧19的共同作用下对复热器本体1进行防护,同时夜间时在反光条17的作用下起到反光作用,实现了复热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护的功能,从而延长了复热器的使用寿命,完成复热器的工作。
[n00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包括复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热器本体(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复热器本体(1)一侧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4),且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复热器本体(1)远离温度检测器(14)的内侧壁皆安装有加热器(13),且加热器(13)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复热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储气管(4),且储气管(4)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1)并套设有进气管(3),并且储气管(4)远离进气管(3)一侧的内部套设有排气管(6),所述储气管(4)的表面缠绕有储水管(12),且储水管(12)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1)并套设有排水管(16),并且储水管(12)远离排水管(16)的一端贯穿复热器本体(1)并套设有进水管(8),所述储水管(12)两端的表面皆安装有电磁阀(7),且电磁阀(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排水管(16)的上方复热器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泵(11),且第二单向泵(11)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第二单向泵(11)的输入端与储水管(12)相连通。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热器本体(1)远离控制面板(2)的一侧包裹有防护罩(18),且防护罩(18)的内部固定有等间距的伸缩弹簧(19),并且伸缩弹簧(19)远离防护罩(18)的一端皆与复热器本体(1) 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18)的表面粘贴有反光条(17)。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管(4)远离进气管(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5),所述排气管(6)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安装板(23),且第二安装板(23)的一侧沿周向固定有等间距的定位块(22),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等间距的定位槽(21),且定位槽(21)与定位块(22)相配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2)远离第二安装板(23)的一端皆固定有磁石(24),所述定位槽(21)一侧的表面皆固定有磁铁(20),且磁铁(20)与磁石(24)相配合。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管(12)上方复热器本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框(10),且固定框(10)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15),并且固定框(10)与储水管(12)的输出端相连通。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上方复热器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单向泵(9),且第一单向泵(9)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泵(9)的输入端与固定框(10)相连通,且第一单向泵(9)的输出端与储水管(12)远离排水管(16)的一端相连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307U|2021-10-01|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
CN208442920U|2019-01-29|一种壁挂式光波加热采暖系统
CN106080230A|2016-11-09|一种自冷却自助光伏充电桩
CN206477913U|2017-09-08|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CN206648321U|2017-11-17|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201866831U|2011-06-15|一种循环复合能源与高层建筑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
CN101963414B|2013-01-23|太阳能、空气能与电网一体化集中供热及制冷系统
CN211650423U|2020-10-09|一种多能互补供热装置
CN2278180Y|1998-04-08|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11041026U|2020-07-17|一种沼气发电进气保护装置
CN209229851U|2019-08-09|一种盘管换热热水储罐与光波加热联合采暖系统
CN214492625U|2021-10-26|一种基于燃气发电技术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换电的系统
CN211767794U|2020-10-27|一种绝热喷淋装置
CN211261318U|2020-08-14|一种新能源供热转换装置
CN213395247U|2021-06-08|一种自动式太阳能小型蒸汽发生器
CN202523743U|2012-11-07|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组件
CN209214134U|2019-08-06|换热器与水箱的连接装置
CN202452680U|2012-09-26|一种机动条件下的快速组装式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CN213027852U|2021-04-20|一种温差小型发电器
CN210441456U|2020-05-01|一种空调用太阳能设备
CN105865054B|2018-06-15|普通真空管太阳能发电机
CN212081663U|2020-12-04|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9763254U|2019-12-10|一种电油气加热机组
CN206504486U|2017-09-19|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热水设备
CN2469261Y|2002-01-02|电磁排空阀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50796.9U|CN214332307U|2021-02-08|2021-02-08|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CN202120350796.9U| CN214332307U|2021-02-08|2021-02-08|一种气化站用bog组合式复热器|
[返回顶部]